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人物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站内搜索:
大众日报光辉历史
2008-12-18 12:0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的母报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是迄今全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大众日报70年的历史,与山东党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大众日报...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的母报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是迄今全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
    大众日报70年的历史,与山东党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大众日报忠实记录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是山东党和人民革命和建设史诗的一部分。
    大众日报70年的历史,是一代代大众报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不断开拓进取的发展史,是每一个大众报人都值得自豪的光荣历史。

隶属沿革
    1939年创刊,大众日报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
    1945年,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大众日报改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成立,大众日报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并于1949年4月1日由解放区农村迁至济南出版,同时为中共济南市委机关报。
    1954年8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撤销,成立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大众日报改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至今。 

    一面不倒的旗帜

新开端新纪元。大众日报193911日在沂水县王庄创办。是一张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193911日大众日报发刊词写道:“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

“大众日报的创刊,其意义非常重大。它当时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了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向全省人民公开发行的一张党报。可以说大众日报的创刊,是山东报业的新开端、新纪元。”(匡亚明)

“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大众日报始终坚持“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的宗旨,与党和人民的利益休戚与共。她准确及时地向群众传达党的战斗部署和工作方针,指导和反映军民的军事战斗。

抗日战争,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全面准确地报道了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和一一五师动员山东军民打退敌伪一次次进攻,粉碎敌伪一次次“扫荡”,到最后对日寇进行总反攻的伟大斗争;

解放战争,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大众日报担负着反映和指导整个华东地区军民斗争的光荣艰巨任务,以最大力量从各个方面对人民战争进行宣传,济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战争打到哪里,记者就采访到哪里,报纸也随军发行到哪里。

“文化炸弹”。除了及时全面报道军事斗争,大众日报还及时全面地反映和指导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生产救灾和文化教育等实际工作,并与敌方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舆论战,使报纸成为振奋士气民心、指引军民前进的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成为瓦解敌人打击敌人的“文化炸弹”,为山东及华东地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动员和组织作用,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大报气派和大报风度

随着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发展,大众日报经受住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和各种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锻炼,不论是在内容、内部业务建设上,还是在人员素质和作风上,以及报纸的经营规模和活动范围上,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

“咱们的大报”。到抗日战争胜利,从创刊时的三日刊、四开四版,每期1000多份,发展为日刊、对开四版,每期35000份。这在战争条件下规模已经算是相当大的了,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群众看到大众日报就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亲切地称为“咱们的大报”。不仅普遍发行于山东抗日根据地,还由交通发行员送到三千里之外的延安,使党中央得以及时掌握山东军民的斗争情况,加强对山东工作的领导。在当时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和敌占区的大城市,如北平、天津、济南、青岛、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众日报都拥有许多热心读者。

重大影响。在解放战争中,大众日报立足华东、山东,但宣传视野并不局限于华东、山东,几乎对国际国内所有重大事件都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立场,及时进行了反映和评论,敢于立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读者眼中颇具大报气派和风度。到解放战争胜利时,期发达到六万份,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数量居前、有着重要影响的报纸。大众日报积累和创造了许多办报经验,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兴办山东文化教育事业

作为党领导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新闻阵地,大众日报也是兼营出版发行政治理论书籍和供应群众各种文化读物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是山东最大的文化出版印刷单位,为当时山东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建国后相关单位的分设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办大众印书馆。194012月,成立大众印书馆。这是我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最早创办的一个比较完备、有相当规模的出版印刷单位。从1939年到1942年底,印刷出版各种书籍180余种,72万余册。

创办山东新华书店。19437月,大众日报社出版股改为出版科(出版部),对外称山东新华书店。19447月,山东新华书店作为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三位一体的出版机构,在莒南县后净埠子村正式成立,隶属报社。19451月,山东新华书店改称山东新华书店总店,仍隶属报社。

截止到19464月山东新华书店总店与大众日报正式分设,出版发行各种图书三百多种五六百万册,在全省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完整的图书出版发行网络。

创办通讯社、广播电台。大众通讯社(报社电台)193910月成立,每天两次对外发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对它的定位是“全省各报纸的新闻供给机关”。1941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大众通讯社基础上,成立新华社国内分社中的第一个省级分社——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由大众日报社管理,合署办公。1946年,山东总分社与新华社华中分社合并为新华社华东总分社,仍附设在报社,与报社合署办公。19498月,山东总分社与报社分立。大众日报社对新华社江淮分社、中原分社、华东前线分社的组建,从干部到物资都给予了无私支援。

报社电台对办报和新华社的工作都发挥了巨大作用。1948年秋,报社电台在驻地临朐建起了广播电台,面向山东、华东广播。这是解放区继延安、邯郸广播电台后的第三个广播电台,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广播电台。

创办山东战时邮局。194110月,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山东军区与大众日报社联合成立山东战时邮政总局。1943年,山东分局决定:实行邮、交、发三位一体的体制,各区战时邮局、各级党委交通科与报社发行部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这个机构对报社称发行部,对党委称交通科,对外称邮局,既负责大众日报的征订、投送,还负责护送干部、传送党内机要文件以及党政军民的信件等任务,邮局和报社一起行动,邮局党组织由大众日报社统一管理。19469月,根据华东局指示,邮局、报社以及各战略区的报纸发行部门全部合并;19472月,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成立华东野战前线邮局,直接为部队服务,大众日报的发行范围也随着华东野战军的胜利前进而不断扩大。

创办商行。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和物资封锁,保证报社以及根据地急需物资的供应,大众日报先后开办了利聚永商号、利源永商号、柘汪商行、山东新华商店等,开展物资贸易和采购活动。商店开辟了济南、青岛、临沂等敌占城市和地区的贸易渠道,还发展了海上贸易,通过柘汪、岚山头等沿海口岸,打通了与上海、南京等敌占大城市的联系,冲破敌人的禁运和封锁,采购新的印刷机、铅字铜模、铜锌板、照相材料、纸张油墨以及根据地急需的其他物资。遍布各地的商店也成为报社与当地党组织、干部、群众联系的渠道。至全国解放后一段时间,报社在各地的商店规模和经营范围大大发展,北至大连、营口,东到烟台、威海,南到上海、南通、无锡,都有报社商店同志活动的足迹。  

战争年代报社530多位同志献出宝贵生命

非凡的创造,巨大的牺牲

艰苦卓绝环境下的奇迹。自创刊起,大众日报就成为众多有志青年追随的一面旗帜,“到大众日报去”,成为他们的理想。作为革命者和报人,他们在艰苦卓绝环境下屡创奇迹。战争年代,敌人封锁,物资紧缺。机器坏了,大众报人自己学着修。缺铅字,自己炼铅造字。缺油墨,就自己造出土油墨。缺新闻纸,就反复试验,解决了用有光纸两面印报的难题,开创了中外新闻印刷史上的奇迹。后来又就地取材,用桑树皮、麦秸等作原料造出了几百万张土新闻纸。而开办商行的创举,不仅保证了报纸正常出版,还部分解决了根据地、解放区的物资短缺。秉承这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1949年进济南城后,大众报人为克服经费困难,大力发展生产,开展多种经营,1950年底实现了自给有余,成为全国报纸中第一家实现经济自给、不要政府财政补贴的报纸。为此,受到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出版总署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的表扬。

530多位同志英名永存。战争年代,大众日报一直处在敌人的分割、封锁、包围当中,先后受到几十次“扫荡”、清剿和袭击,身经大小战争一百多次。大众日报的成长壮大,是数以百计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为真理和正义而英勇献身,他们永远活在大众报人心中。大众报人一手拿笔,一手拿枪,高唱着“艰苦是我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不间断出报。“人在报在!”“一切为了出报!”“党和人民政府活动到哪里,党报就发行到哪里!”“前线在哪里,党报就送到哪里!”先后有530多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牺牲在与敌人的遭遇战中,有的牺牲在前线随军采访中,有的牺牲在穿越封锁线的发行邮路上,有的是被捕后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甚至活埋,还有的是因长期艰苦紧张的工作,积劳成疾而病故。

人民养育之恩永志不忘。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大众日报与人民大众结下了相依相存的鱼水深情。群众离不开大众日报,大众日报更离不开人民群众。乡亲们宁愿忍饥挨饿,省下吃的、穿的、用的留给报社。在敌人的一次次搜捕、扫荡中,他们自愿冒生命危险为报社站岗、放哨、掩藏机器纸张。没有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就没有大众日报。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大众报人永远不会忘记。

战争年代,160多位乡亲为掩护报社的同志和物资惨遭敌人杀害。他们中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怀孕的年轻妇女,还有十几岁的儿童团员。 

大众报人全国足迹——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先后调往新解放区、中央各新闻单位和各部门工作的人员就有七八百人之多

群星璀璨

大众日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人才辈出的大学校,为全国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先后调往新解放区、中央各新闻单位和各部门工作的人员就有七八百人之多。全国二十余省市都有大众日报的职工去工作,他们中有名编辑、名记者,有的后来成了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外交家。这在中国报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大众日报对全国解放和新闻事业的一大贡献,也是大众报人的光荣和骄傲。后来,遍布大江南北的大众报人回忆说,大众日报是“我的大学”、“母校”,也是一所“建国学校”。 

毛泽东同志为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题词

邓小平同志为大众日报创刊50年题词,并为齐鲁晚报题写报头

江泽民同志为大众日报创刊60年题词

党的关怀

194011日,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发来题词:“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

1942年春天,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委托,到山东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同志系统查阅了创刊以来的全部大众日报,找报社负责同志谈话,听取报社情况汇报,征询报社同志意见,指出:党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严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全党的斗争;报社同志责任很重大,工作也比较辛苦和困难,但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把大众日报办成一张名副其实的真正共产党的报纸、人民的报纸。他说:“把大众日报办好,也是对山东的党、山东人民一个了不起的大贡献!”

19431月创刊四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给报社全体干部职工的贺信中说:四年来,大众日报“不仅提高了党,教育了党,也教育了人民;不仅报道了根据地的建设,也指导了根据地的建设;不仅报道了对敌斗争,也指导了对敌斗争。”战争年代,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肖华、曾山等众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关心指导过大众日报的工作,或题词、撰文,或接受专访,或安排提供物资支持。

进入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山东省委对大众日报的宣传和事业发展非常关心,改革开放以来历任省委主要领导或到报社考察指导,或作批示对报社工作给予支持鼓励。

1988年在喜庆创刊50周年之际,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挥毫题词祝贺,并为大众日报社新创办的子报齐鲁晚报题写报头。

19981231日,江泽民同志为大众日报创刊60周年欣然题词——“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

大众日报社址变迁图


   社址变迁

   1939年1月1日于沂水县王庄创刊。编辑部驻王庄,印刷厂驻云头峪,营业部驻夏蔚。1939年8月至1940年,移驻沂南县高湖、岸堤、岱庄、孙祖、青驼、马牧池、依汶一带。
    1940年10月至1941年12月,编辑部、秘书处、印刷一厂由沂南移驻东盟山薛庄、石栏、凤凰崖一带。其余仍在沂南县岱庄、孙祖、马牧池、岸堤一带。
    1942年1月,经山东分局决定,编辑部和秘书处离开分局机关到滨海区莒南、临沭、赣榆县,开始单独活动。从此,大众日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就一直以莒南、五莲等县的农村为基地,长期单独生活在人民群众中。
    1945年9月,编辑部、经理部、印刷厂由莒南县迁到临沂城。
    1946年11月,从临沂城北俄庄、集西迁至莒南县良店一带。后因国民党进攻,又转移至莒县寨里河附近。
    1947年5月,编辑部、经理部和印刷厂从莒县寨里河迁移至五莲县前后长城岭、宋家庄子一带。在国民党军队占领诸城后,报社一度由五莲县转移至日照县大坡、黄墩和莒南县草岭前一带。不久又由日照、莒南返回五莲前后长城岭。
    1948年5月,编辑部、经理部和印刷厂由五莲县前后长城岭、宋家庄子、仁里迁至青州南子庄和临朐县城西南一带。
    1949年4月,由青州、临朐迁至济南市。进济南后四次变换地址:进城开始社址在经二路纬二路东原国民党中央银行旧址,工厂在经三纬二路路口;
    1952年,报社编辑部、经理部、农村大众报迁至经二纬二路北侧新建社址(即现在省总工会驻址)。
    1958年8月,编辑部、经理部、印刷厂和农村大众报全部迁至济南东郊历山路141号新建社址。
    1989年5月,迁至新建社址济南经十路46号。
    2000年8月,集团部分部门和媒体迁至济南泺源大街6号山东新闻大厦,部分部门和媒体仍在经十路46号办公。

编辑: 陈宏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