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协活动

公益征文获奖作品选登:从杨震“四知拒贿”品读初心“四慎”

来源:山东报业 作者:辛董超 时间:2017-05-25 16:42

  

   东汉杨震,好学不倦,明经博览,被誉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他52岁时赴东莱郡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此时的昌邑县令正是他过去举荐的“贤人”王密,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斤黄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当初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以为杨震是担心被人看见检举,于是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说道:“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听闻,惭愧而退。

  很多人看来,王密赠金无非是报答知遇之恩,无行贿之嫌疑,杨震拒而不受,未免有些不近人情。殊不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翻看贪官的“忏悔书”和“警示录”,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贪腐都经历了从第一次的“惶惶不可终日”到后来的“已然习惯”的变化过程。“泾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何也?一以贯之,不改谨慎心境使然;“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何也,放松警惕,初心动摇所致。杨震“四知拒贿”的故事,告诫我们,坚守初心,要善修“四慎”之德。

     以“慎独”之德拱卫初心。《礼记·大学》中提到,“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党员干部必须学习杨震的“慎独”意识,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敬畏法纪、道德和理想,做到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话里话外一个样,为初心穿上“软猬甲”,增强“初心”的防腐拒变和自我净化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始终始终维护好前进的动力源,把握牢思想的定盘星,保持住创业的精气神,时时、事事、处处都能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慎己”之德锤炼初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所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关键,守住初心,就必须善于把握自己,敢于剖析自己,能够学会将自己的欲望关到“笼子里”。伴随着权力越大、职位越高,党员干部面对的诱惑往往越来越多,遭受的压力可能越来越高,越是“乱云飞渡之时”,越是能彰显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本色。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构建防腐拒变的心灵防线和思想堤坝。

  以“慎公”之德涵养初心。“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党员干部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难免会产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交集,因为性格志趣,免不了“人以类聚”,但是私人交往必须“公”字当头。要学习杨震宁愿让门生“没面子”,也不能丢了原则,时刻不能违背道德法纪、工作性质的约束,坚决杜绝通过同窗情、师生情、老乡情等借口寻机傍大腿、立山头,而是要将私人之间的情感转化为共同促进工作提升,经常性咬耳朵、扯袖子,为涵养初心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以“慎老”之德传承初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杨震52岁,在古时已是高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年纪大了”、“快退休了”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然而,当下“高龄腐败”、“退休前腐败”现象屡见报端,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杨震“善始令终”的志趣和情怀,牢记初心,守好底色,抓住原点,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保持定力,弃浊扬清,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将良好的“初心”得以传承。

编辑:朱立翠

本刊简介投稿信箱联系我们报业协会简况

山东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本刊编辑部: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本网站页面设计制作: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