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总论坛

戴冰:泰报的三大战役和四大板块

来源:山东报业 作者:戴冰 时间:2014-03-10 09:59

作者简历:

  戴冰,男,高级记者,1991年进入泰安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泰安日报评论员、社论主笔、机动记者、记者部负责人、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任泰安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泰安传媒集团董事长,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省报业协会常务理事、泰安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泰安市青联常委,先后多次获得省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并荣获“泰安市第四届杰出青年”等称号。


  泰安日报社一直是全省报业的“小个子”,实力平平,默默无闻。六年前,我们打响“三大战役”,创新体制,建设媒体,做大平台,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计划再用六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和完善传媒业、文化地产业、会展业、非报文化产业“四大板块”产业布局,努力让自己这个“小个子”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创新体制

  解决人的问题

  2013年9月29日,由泰安日报社出资设立的泰安传媒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泰安历史上第一个全资国有传媒集团,泰安报业由此进入“传媒、产业”双核驱动的全新发展时期。对于底子薄、基础差的泰安日报社,完成集团组建就是一个中小报社的新长征,这个长征的起点,源自于2008年启动的综合改革。

  转型时期的党报,编辑记者身份复杂,有在编的编辑记者,也有规范聘用的现代媒体人,还有不怎么规范的“部聘”、“栏目聘”,身份的参差不齐,直接后果是同工不同酬,最终伤害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体制创新工程。

  2008年首轮综合改革,泰安日报社力推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全员双向选择。这一看似简单的竞岗和双选,在泰安日报社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无论是中层还是编辑记者,开始面临进和退,下岗和上岗的考量。20多名中层干部经过考核、专业考评和全员信任投票得以上岗,2名原中层干部失去了岗位,多名编辑记者因无法通过双向选择而社内待岗。

  第一轮改革解决的是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步伐不大,接下来的第二轮改革,则以职级分开来消除体制界限,以层级管理改革考核分配体制,推行以岗定薪,按绩计酬。触及分配体制的第二轮综合改革,彻底打破了身份界限,在报社内部实现同工同酬。

  第三轮改革,以集团组建为核心任务。我们学习借鉴了省内外大量的集团组建经验,结合泰安日报社媒体规模、人员构成、经济总量的实际,向泰安市委提出了保留泰安日报社事业单位建制,组建企业建制泰安传媒集团的建议。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我们面向全报社公开选拔集团高管,经过竞争上岗和民主考核,最终五名优秀中层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集团副总经理位置。

  几年来连续不断的体制创新,很好地解决了人的问题,让泰安日报社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优秀编辑记者走上了集团高、中管理岗位;让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体系下平等竞争、自由成长;让全员薪酬与绩效挂钩,收入大幅度提升,大大激发了全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泰安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推广了报社的做法,称赞报社的改革代表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典范。




  建设媒体

  解决话语权问题

  2006年之前,泰安日报社只有一份泰安日报,随着泰山晨刊、泰山金周刊,中华泰山网的诞生,媒体结构有所改善。但是,拥有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晚报,一直是萦绕在几代泰报人心头的期盼。

  2008年,我们开始启动泰山晚报的申请工作,终于在2011年6月1日完成泰安广播电视报报号转化手续,同年7月1日试刊,9月1日正式创刊泰山晚报。

  在纸媒危机开始显现的当口,我们开始创办泰山晚报,颇有一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味。泰山晚报简称“泰晚”,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许晓峰的话说:“泰晚太晚了!”太晚的泰晚不能按部就班自然发育,我们提出了“出土即为参天大树”的创办要求。

  泰山晚报面向全国招聘执行总编,邀请国内顶尖级都市报视觉设计专家操刀版式风格创意和概念版制作,招聘40余名名牌大学优秀毕业生充实采编力量,整合报社最精锐的广告和发行队伍实施市场推广。

  创刊当日,我们创下了单期352版的中国晚报都市报创刊号纪录,和单期广告收入逾400万元,闯入山东报纸单期最高收入之列。创刊当年广告收入追平泰安日报。

  从创刊开始,泰山晚报立即着手对县域市场进行开发,相继成立新泰、肥城、宁阳、东平四个地方读本公司,连同泰山读本本身,形成晚报五位一体全方位覆盖的格局,强势掌控全市市场。

  “小记者”是泰山晚报的又一特色工作。泰山晚报从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报纸未来读者的角度,认真组织泰安市小记者团建设。目前,泰安市小记者团在册小记者数量已经达到17795人,建立起100多个小记者站,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小记者网络,连续多年领跑山东。

  目前,泰山晚报发行量已迫近9万,成为泰安区域市场的第一纸质媒体,日均版数和发行总量直追先进晚报都市报,报纸广告在全行业低迷的形势下,连续三年保持40%的增长,平均年龄27岁的晚报团队,很好实现了党委“出土即为参天大树”的战略部署。

  媒体建设另一个阶段性成果是报社所属的泰安市新闻门户网站——中华泰山网获批国家一类新闻资质。泰安日报社也成为山东省第三家拥有此类资质的地市级报社。去年十月,泰安日报官方网站“泰安在线”,泰山晚报官方网站“泰山网”相继开通,专题新闻中心所属电子商务网站“要么有么网”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今年上半年可望建成运营,加上报社此前运营的泰安房产网、泰安文化产业网,e家园网,“中华泰山网系”七个网站齐头并进的网媒格局初见雏形。现在,泰安日报社已经形成报纸、期刊、网站、户外、移动终端、自媒体完善合理的全媒体格局,形成了独特的媒体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面前,开始发出泰报声音,显露泰报特色。

  在全国报业整合的大趋势下,外来纸媒不断向地方市场扩张和延伸,主场作战的当地纸媒往往对这种扩张充满敌意,尤其是对一些以曝光为要挟肆意侵占广告客户,扰乱当地报业市场的行为非常愤慨和反感。面对挑战,泰报人保持了理性和清醒的认识。我们把外来的竞争对手,看作送上门的媒体运营老师,把每一场新闻和广告争夺看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实战课堂,经风雨,见世面,让自己在竞争中进步前行。通过竞争,我们看到了不足,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泰报人对外来的竞争对手多了一份感谢。

  “同行走进来,我们走出去。”从2013年开始,泰山晚报记者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内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山西爆炸案,全国各媒体都在刊发新闻通稿,泰山晚报却成为首家到嫌疑人户籍所在地探访并做出爆炸原因探析的媒体。雅安地震第二天,泰山晚报发表“号外”,稿件被数十家纸媒、百余家网站转载,业界人士郭建良评价本报“号外”:“整个通版简洁明了,设计和制作都不复杂,版面效果却十分理想”。




  做大平台

  解决空间问题

  泰安日报创刊近30年,一直窝居在山脚下巴掌大的地方,难有大作为。难怪市里一位老领导告诫:“报社不盖大楼,永远低人一头。”

  盖大楼不易,住上大楼不被债务压垮更不易。我们研究审视省内外诸多媒体单位盖楼的经验教训,理清了市场运作、滚动开发、带动产业的思路。

  2009年11月,我们在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资质的情况下,用泰安市政府支持的2000万扶持资金,启动了泰山报业文化中心建设。报社设立了自己的开发企业——泰报置业,通过招拍挂拿到市中心黄金地段32亩出让土地,以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方式启动项目运作。随后,泰报印务中心、记者村建设相继开工,泰安日报社拉开了全力推动报业转型,积极拓展非报产业的序幕。

  泰山报业文化中心一期工程——泰安新闻大厦,除了市里少量资金和政策支持外,大部分要靠报社融资。一帮惯于舞文弄墨的“笔杆子”,既要当包工头,还要做金融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没有经验,我们从头学起,没有资金,我们以过硬的工作争取,没有人才我们筑巢引凤。最终,通过贷款解决了最急需的建设资金,通过预售解决了绝大部分资金缺口,我们以2.79亿的投入,换来了4.3亿的资产,收获了泰安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5A级智能写字楼。

  泰报印务中心是集报纸印刷和商业印刷于一体的大型印刷基地,与泰安新闻大厦同步建设,总投资7000万元,经过两年建设,一期工程于2013年9月建设完成并实现全线运营。泰报置业第一个住宅项目——记者村,占地120亩,总开发面积12万平方米,2013年9月开盘,600余套房源销售大半,依山而建的地中海式花园洋房成了泰安高铁片区一道靓丽风景。

  五年鏖战,三个建设项目在2013年完美收官。这些项目,扩大了泰报发展空间,使得泰安日报社固定资产规模从5000万元,膨胀到5.8亿,泰报以此绘就了地市级中小报社绝地逆袭的宏图画卷。“老印象里面的报社就是‘一支笔、一个本、一张纸’,今天看了大开眼界——原来报社可以是这个样子!”2013年11月15日,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峰在现场察看了泰安新闻大厦之后难掩欣喜,不住褒扬。此前的9月22日,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云鹏到记者村、泰报印务中心和泰安新闻大厦实地调研,连连称赞说报社一班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是市直机关的表率。

  三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泰安日报社在行业竞争中的被动地位,有力改变了泰安日报社整体形象,大大提升了泰安日报社的综合实力。经过4年精心筹备,泰安传媒集团也在去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泰安传媒集团是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组建的6家地市级传媒集团之一,集团母公司为泰安传媒有限公司,由泰安日报社出资设立。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落实法人治理结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之前成立的泰报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泰安日报发行公司、泰山晚报有限公司、泰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泰报置业有限公司、泰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泰民安会展有限公司、泰报传媒地方版公司等一并纳入集团运营。集团具体负责媒体市场运营、非报经营、文化产业等经营事宜,承担产业属性。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华在挂牌仪式上提出了将泰安传媒集团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实力雄厚、影响广泛的综合性传媒集团的具体要求。

  按照泰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积极谋求跨界发展,立足传媒产业,大力挺进文化地产、现代会展和非报文化产业,四大板块的集团产业布局已清晰可见。

  一是传媒产业。搞好传媒产业是我们的本职,我们始终坚持媒体建设和报业经营两手抓。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纸媒的同时,不断探索新兴媒体,形成“三报三刊七网站”的多元化媒体格局,强势掌控本土媒体市场。

  二是文化地产业。2013年12月3日,被列入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泰山报业文化中心二期工程——泰安传媒广场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由企业化运作的泰报置业公司完全市场化运营,标志着经过一期工程和印务中心、记者村项目建设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养,泰安日报社将在文化地产领域争取有更大作为和收获。

  三是现代会展业。2013年11月,经过不懈争取和多方努力,泰安市政府研究决定,给转型升级的党报传媒集团以全新平台,将总投资10亿元的泰山国际会展中心交由泰安传媒集团管理运营。我们随之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进行前期筹备和组织,抽调精兵强将外出跟班观摩,着手推动会展公司实质性运作。

  四是非报文化产业。我们在系统集成、服务器托管、网站建维、艺术品收藏展览等文化产业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3年成功组织了全国政协书画名家泰山采风活动、泰安传媒集团揭牌名家书画展、泰安油画双年展、朝鲜油画精品展等多项展览活动,全方位进入艺术品展览收藏领域;泰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四级资质证书,中标了农业发展银行安防工程、中石油办公网络改造项目、公证处2014年办公采购和网络维护项目。

  踏着时间的节点,泰安日报社从金山路38号走到了泰山大街777号,从历史文化轴线走到了时代发展轴线。2013年,报业经营实现突破:经营收入达到7910万元,增幅27%;广告经营跨过5000万元大关,实现连续三年40%的高速增长。文化产业扩土开疆:新闻大厦投入使用,印务中心开机印刷,记者村开盘上市,传媒广场奠基开工,报社固定资产规模以几何级数膨胀和攀升。

  从波澜不惊到逆势上扬,泰安日报社完成了一次华丽的涅磐。我们正处在纸媒转型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我们既然能用六年时间白手起家打赢三大战役,我们就有信心用六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建设与硬件环境相匹配的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媒体,一流的效益,用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换来泰安传媒集团的海阔天空。

编辑:朱立翠

本刊简介投稿信箱联系我们报业协会简况

山东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本刊编辑部: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本网站页面设计制作: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