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交流

靠制度管人管事 靠制度激发活力

来源:山东报业 作者:李建景 时间:2013-11-28 14:28

  滕州日报社  李建景


  “为善兴善,报业报国”是滕州日报社的社训,也是全社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近两年来,报社坚持“创新、创意、创造”的“三创”理念,走多媒体全媒体发展之路,迅速形成了《滕州日报》、“滕州手机报”、《上滕·城色》杂志、“滕州在线·班墨新闻网”、网络视频、官方微博、数字报、滕报商讯、户外广告等九大传媒共生共荣的传播格局。

  一、作风建设因制度而确保效果

  报社党组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入手,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大局、导向、管理、质量、和谐”五种意识,扎扎实实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制订了滕州日报社作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制定下发《报社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服务承诺》,形成以制度为准绳、加强作风纪律廉政建设的新格局。

  在《滕州日报社关于纪律作风明察暗访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凡被市纪检监察部门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的,当事人停发6个月的绩效工资,当事人所在部室主任扣发6个月的职务系数工资;凡被报社明察暗访组发现问题的,当事人停发3个月的绩效工资,当事人所在部室主任扣发1个月的职务系数工资;凡在明察暗访中被发现问题的临时人员、经营业务员、实习生等,一律予以辞退,特约记者退回实习生,半年内不得再转为特约记者;凡在明察暗访中被发现问题的,对当事人全年工作一票否决,取消年度所有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去年以来,报社多次开展内部明察暗访活动,没有发现严重违规现象。

  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和全员道德品行教育。组织编辑记者学习“胡同记者”张刚的事迹,邀请全国劳模韦宗峰做“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专场报告,邀请知名学者刘大星做了“快乐工作”的报告。举办全员道德品行教育早课演讲活动,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谈体会、谈做法,。在每个办公室张贴“吾日三省吾身”警示牌,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今天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足、明天要干什么。

  严格制度,强化自律。认真执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做到清正廉洁,杜绝有偿新闻,严禁接收被采访者的钱物、证券,严禁以曝光要挟而谋取私利,进一步树立报社人员的良好形象。专门设立了服务承诺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新闻宣传质量因制度而大幅提升

  对于新闻宣传策划、写作,报社也制订进一步提高稿件和版面质量、增加优质稿件和版面的稿酬版酬、关于绩效考核的补充规定,滕州在线网站、手机报用稿计酬办法,对A稿实行编辑奖励等的规定,对部分业务部室主任工作量的规定等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激发了编辑记者写好稿、编好版的热情,精品意识日渐浓厚。

  在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响亮提出“时政新闻平民化、社会新闻人性化、经济新闻生活化、民生新闻服务化”的总要求。调整版面布局,充实丰富栏目内容,注重加强新闻策划,报道方法上求新、内容挖掘上求深、体裁运用上求活、新闻时效上求快。

  去年以来,报社先后策划组织系列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迎接党的十八大”、“民生十年 喜迎十八大”、山东省第五届花博会、“把握“十个关系”,建设幸福滕州”、“学雷锋在行动”、“打造‘六张名片’  建设幸福滕州”、“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感动滕州·善国爱星”、“品牌滕州·创富人物”、《公共设施为何“伤心”依旧? 》等新闻专题,激起了强烈反响;精心组织开展“三进三到三寻访·记者走基层”活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社会正气,反映百姓心声,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走转改”活动因制度而成效卓然

  滕州日报社结合“走转改”和“三个一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之后,把活动形成制度,组织编辑记者开展“三进三到三寻访”活动,即“进基层、进乡村、进农户,下到底、挖到根、做到家,寻访民间名士、寻访民间绝活、寻访民间珍品”。全体编辑记者,每人联系三个村,每年采访去三次,每次活动住三天,使活动开展得既丰富多彩,又卓有成效。

  滕州日报社成立了活动办公室,由总编室列出每位编辑记者的联系单、拉出采访时间表,监督执行情况,每周一的例会上进行通报;由新闻研究室负责调度每月的采访情况、稿件刊发情况,每月都纳入项目化管理,对采写不力、不到位的记者提出整改意见。在制度的激励之下,记者编辑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的、富有泥土气息的稿件。《县市报研究》、《青年记者》、《山东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先后推广报社“的经验做法;一批“走转改”稿件荣获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山东省新闻奖。

  四、人才聘用因制度而人尽其才

  报社明确提出“尊重经营人才,优化经营环境,重奖经营功臣”,实行“人才向经营流动,政策向经营倾斜,策划为经营创意”。先后招聘了60余位网络、经营等领域的人才,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文化层次较高、生机活力迸发的队伍结构,老中青各展所长,做到了人才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的人才机制,为报业做大做强储备了一批可用、能用、适用、管用的人才。

  五、人事分配因制度而迸发力量

  报社率先在全市事业单位中推行了人事、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封存档案工资,全程绩效考核;中层干部竞聘,全员双向选择。机制的竞争性,激活人气,调动士气,焕发朝气。目前,报社从经营到采编,从技术到行政,从普通职工到领导干部,全部纳入绩效考核序列。

  报社不断修订和完善绩效工资制,加大奖惩幅度。实施“三A”即A稿A版A标分级制、日报制、月评制、补推制、票决制,确保评得准、奖得对。上调B+、A、A+稿酬和版酬,分别调整至100元、200元、500元。为提高名记者、名编辑写大稿、撰好稿的积极性,对重要稿件、特定稿件实行“重稿补偿制度”,以达到“三天写一稿,一稿顶三天”的效果。探索推行编辑、记者月排名公示制,增强全员的进取意识。修订完善编辑月积分综合排名公示制度,按照月版面积分、月稿酬总额、月平均版酬三项指标,对编辑进行综合排名,得分前三名者,分别给予个人月版酬0.3、0.2、0.1的奖励。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对报纸版面、稿件级别实行集体定评,在广泛听取各业务部室主任意见的基础上,现场定级,由值班总编最终确定,并在评报栏公示。在对正式记者月基本任务量的考核上,划上线和下线,真正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使一大批年轻编辑记者脱颖而出。特约记者参照正式记者绩效考核标准计发稿酬,月稿酬高低差距拉到了5000元左右,人才“洼地效应”逐渐形成,许多特约记者在报社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创新管理机制,打造一流团队。首先,社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响亮提出“争先创优、向我看齐”的口号,积极推行项目化管理。其次,推行中层干部“一年一竞聘、双月一考评”制度。年初,公布中层职位,进行全员竞聘,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中层干部每两个月一考评,好中选弱,优中选差,对工作满意度排在后三位者,进行诫勉谈话,并下调相应的职级待遇。第三,对党员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季评,对结果予以公示。第四,正式记者实行绩效考核“月排名公示制”,编辑实行月积分排名公示制,让“多拿钱的有脸面,少拿钱的有压力”。特约记者三月一考评,平均稿酬低于规定数额者返回实习生序列,全年表现突出者有机会拿底薪、签合同。临时工、实习生一月比、两月评、三月定输赢,淘汰率不低于50%,平均底薪弹性化、差异化,形成了科学的“进退留转”机制,激烈的竞争,极大地激发了全员干事创业、抢占制高点的热情。对行政后勤人员、驾驶员进行月考评,考评结果月月公示,考评奖励及时兑现。 

编辑:朱立翠

本刊简介投稿信箱联系我们报业协会简况

山东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本刊编辑部: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本网站页面设计制作: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