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印刷:改革创新 提升印刷质量
来源:山东报业 作者:菏泽新闻印刷有限公司 时间:2013-11-28 14:14
菏泽新闻印刷有限公司,是菏泽日报社下属股份制企业,以报纸印刷和书刊广告印刷为主营业务。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生产规模15万色令。现拥有员工112人,具有照排制版、印刷车间、纸库、办公楼及附属设施,业务覆盖菏泽八县两区及周边地市。
近几年来,公司不断改革创新,励精图治,目前,除印刷自有报纸(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外,代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科技报等多家省级报纸,报纸印刷规模居全省17家地市报印刷厂中等水平,代印质量跃入全省印点先进行列。
企业改制:激发质量活力
菏泽日报社印刷总厂成立于1994年。1999年3月改制,成立全国第一家地市报印刷厂股份制有限公司——菏泽新闻印刷有限公司,并由此被中国报协授予中国地市报改革创新大奖,在全国引起较大轰动。
改制极大地激活了企业的发展活力。解决了产权归属问题。印刷厂改制后,由原来的国有事业单位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负责的市场经营主体。过去的产权属于报社,吃“大锅饭”现象严重,企业发展缺乏活力和后劲。改制后企业产权发生重大变化,报社股份只占20%,员工占80%,公司管理层不仅要为报社负责,更要为200多名股东负责,抓好印刷质量和发展企业的责任心明显增强。200多位股东关注企业发展,无形之中成为报纸印刷质量的监督员。
解决了经营层利益分配问题。改制后,对经营情况实行目标管理,企业职工和报社工作人员既是生产者,又是公司的股东,员工肩上担子重了,利益关系明确了、直接了,他们想为公司所想,干为公司所干,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大家主动要求实行计件工资制,体现了多劳多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涨。
经营管理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我们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核心,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拓展印刷业务。管理制度使考核始终做到细化量化,以数据说话,使之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原则,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动了工作的高效运转。
投入:奠定质量基础
报社对印刷高度重视。2008年,投资700多万元,征地30亩,在菏泽开发区兴建了一处新的印刷厂区,厂房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截止目前,土地、厂房价值1500万元。
企业主要设备有印度东方轮转高速卷筒胶印机一台;上海高斯卷筒高速胶印机三台。2010年,投资600多万元,新上无锡宝南无轴彩色双塔轮转印刷机;投资80多万元,新上国内最先进的CTP照排晒版一体机。今年,计划投资500多元,新上印刷塔机一台,CTP一体制版机一台,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完善设备保养,确保印刷质量
为解决技术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2009年,公司聘请国内一位著名的印刷专家为高级技术顾问,借脑生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其指导下,我们成功对两台轮转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大修,对另外两台进行了检修和维护,印刷质量明显提高,并为公司节约了资金。
几年来,我们到省内外30多家报社印刷厂学习取经。为使印刷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印刷质量与时效,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工作。机组不管下班时间早晚,都要对印刷机进行全面保养,及时更换影响印刷质量的橡皮布。设备检查小组每天对设备的压力、润滑、清洁和易损件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直接与工资挂钩。根据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月进行考核汇总,做到奖罚分明。
强化制度,管好印刷质量
2012年,我们借鉴大众华泰印务公司“6S”现场管理经验,结合实际,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总抓手,以制度落实为突破口,印刷现场管理实现历史性突破。
“六S”即整理、整顿、清污、清理、素养、安全等六个方面的现场管理。一是清理不必要的东西,留下有用的东西;二是把必要的东西细化定位、标识,以便于取用;三是将环境和机器清扫干净,使之清洁亮丽,减少伤害;四是使以上三项规定制度化;五是使每个员工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营造团队精神;六是重视成员安全教育;从而达到职责清楚,不留空档,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精神文明奖具体划分细节及奖励》、《精神文明细则》、《车间安全生产细则》等评比检查办法。成立专门的检查办公室,每天上午9点准时检查,对车间不合格部位张贴“改进条”,第一次进行通报批评,第二次将给予经济处罚。检查情况当天公布,月底汇总。奖励随当月工资发放,处罚随当月工资扣除。每月评选出一个优胜机台,奖励现金800元。
经过半年多的严格检查,奖优罚劣,车间卫生状况焕然一新,设备干净整洁,报纸脏版的老毛病也迎刃而解,车间现场管理水平受到机器厂家、工程师和报纸印刷专家的高度评价,也受到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
编辑:朱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