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时政眼|从三个维度,解读“走在前、挑大梁”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4-06-22 12:58

  6月20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济南举行。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决定》。“走在前、挑大梁”成为全会的关键词。

  时间拨回一个月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山东如何理解“走在前、挑大梁”,更好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势?《时政眼》从三个维度为你梳理。

  01

  一以贯之的要求

  “走在前、挑大梁”是总书记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也是总书记对山东一以贯之的要求。

  先来看“走在前”。梳理这样一个时间线:

  2013年,总书记到山东视察,要求山东“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

  2018年,总书记再次来到山东,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021年,总书记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024年5月,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进一步要求山东继续“走在前”。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走到前列”,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再到“走在前、开新局”,总书记的要求,一直指引着全省上下锚定航向,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将山东发展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再来看“挑大梁”。

  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不久之后,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山东正是6个参会省份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此次总书记视察山东,明确指示山东要在全国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

  山东是中国经济大省之一,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山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要素约束日益突出。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GDP已迈上9亿元台阶,条件好、实力强、突破能力强,有责任在严峻的形势下挑起更多重担,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这些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着力塑造“十个新优势”,山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代化强省建设开创了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走在前、挑大梁”是山东必须扛牢的使命担当。

  “走在前、挑大梁”,是对“走在前、开新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02

  多作贡献,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登上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目光所及,远程控制岸桥精准抓放,自动化轨道吊与无人集卡穿梭……现场井然有序地繁忙运转,却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渤海湾畔,海天之间,一座座风机矗立,叶片徐徐转动,阵阵海风转化为“绿电”,点亮万家灯火。

  青岛莱西市,机器轰鸣间,一台台废旧家电重获新生……每年可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再生3万吨。

  仲夏时节,放眼齐鲁大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鲜活实践,见证着山东勇担使命的孜孜以求。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总书记今年5月对山东提出的明确要求中,一个先行区、一个增长极、一个发展高地,尤其令人瞩目。

  “先行区”,指的是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发18号文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战略任务。山东扎实推进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近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山东,始终保持着稳扎稳打的发展韧性。

  “增长极”,指的是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山东既是东部沿海地区,也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省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黄河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山东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立足黄河全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不断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地”,指的是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山东有着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

  只有抓好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工作,“走在前、挑大梁”才有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这次全会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超前一步的科学谋划、精准有力的政策举措,着力巩固长期向好基础、促进经济提质升级、培优塑强特色优势、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所指向的就是,多作贡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03

  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实现路径

  “走在前、挑大梁”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实现路径。“走在前”才能“挑大梁”,“挑大梁”必须“走在前”。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走在前、挑大梁”,首先要确保经济增长好于全国、多作贡献。与全国一样,受外部环境影响,我省发展仍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那就必须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牢记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经济增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走在前、挑大梁”还要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这也是山东发展的动力活力所在。所谓全面推进,就是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只有全方位提升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水平,才能推动工作整体提升。“走在前、挑大梁”既是整体要求,也饱含着对各项工作的厚望重托。这也要求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局部突破服务全局发展。

  不仅是经济工作,在发展社会事业、做好民生保障、加强社会治理上,也要高标定位、提升水平,只有各方面各领域努力走在前列、争先进位,山东才能真正“走在前、挑大梁”。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于新悦 策划 赵洪杰)

编辑:王乐双

本刊简介投稿信箱联系我们报业协会简况

山东报业协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本刊编辑部: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本网站页面设计制作:大众网